助理或秘书,就该是这样子的。
楼令摇了摇头,将一碗小米粥一口喝个干净,站起来说道:“不用。”,说着顿了顿,对要站起来的林姒说道:“你继续吃。”,示意周边的仆人过来帮忙整理衣物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古时候身份地位越高的人,他们要去很正式的场合,场合越正式的话,穿戴会更加麻烦。
拿楼令现在的穿着来说,最里面肯定是丝绸的内衣裤,穿上一层纱衣,之后便是一层软甲,再套上一层帛布内衬,之后才是外衣。
必须要说的是,春秋时代的内衬包括上衣和裤子,外衣其实一种长袍,也就是外衣不包括裤子。
看一看,不算那一层软甲的话,楼令到底穿了几层的衣物?一共有五层。
觉得五层算多了吗?穿上六七层衣服的人,其实大有人在。
至于其他阶级的人?介绍起来太过琐碎,暂时不提了。
除了一身衣物之外,楼令因为是晋国的中军尉,平常并不是随便用布条扎起头发,也不是时时刻刻都戴“冠”这种东西,更多的时候是带着一种叫韦弁的东西。
不是正式场合,楼令戴的是用茅草编织而成的韦弁;一旦会去正式场合的话,只能是戴鹿皮制作的韦弁,不是白鹿皮也要染成白色。
戴白鹿皮制作的韦弁,只因为楼令算是武官;换作是纯粹文官,只能是戴黑色的韦弁。
当然了,周室狼狈东迁,属于西周的很多礼仪维持不下去,东周阶段不再那么讲究,只是多数人为了彰显身份必须维持那副做派。
“中军将,中军佐,上军将。”楼令来到栾书的帐篷,里面的重要人物已经来了上述三人。
刚才,栾书与士燮在聊天,郤锜则是百般无聊就那么坐着。
栾书停下与士燮的交谈,笑眯眯对楼令招呼道:“中军尉来了?坐吧。”
越是重要的场合,更加不能乱来,其中包括坐错位置。
自然会有栾氏的人引领楼令去自己的座位。
栾书只是招呼楼令坐下,随后继续与士燮聊天。
因为楼令的座位与郤锜的座位离得比较远,两个人想交流说话会比较大声,坐下后的楼令双手放在两边的大腿上开始闭目养神,也是听栾书和士燮在聊什么。
听着,栾书和士燮不是在谈什么大事,同样不是什么风花雪月,聊的是以往的一些趣事。
范氏没有历经太大的起起落落,士燮或许在成长阶段有不少趣事。
栾书从小到大一直过得比较悲苦,哪怕是成为中军将都有一段卑躬屈膝的时间,还是等晋君寿曼继位之后才算是真正有权势。
因此,栾书占据主导地位,拿一些人发生过的趣事在调侃,他也是说话最多的那一个。
心事重重的士燮勉强应付着,必要的时候才搭一搭腔。
外面传来通报,中行偃与智罃联袂而来。
帐帘被拉开,中行偃在前,智罃在后,一块步入帐篷。
“中军将,中军佐,上军将。”
中行偃和智罃对栾书、士燮和郤锜致意,再对楼令笑了笑算是打招呼。
楼令则是需要站起来,问候:“上军佐,下军佐。”
没有办法的事情,谁让楼令以官职排名论虽然不低,只是作为中军尉,不是排名靠前的卿大夫呢。
所以不是什么卑微,更是与卑躬屈膝没有半点关联。
在这种场合,官职低的人,理所当然要给予官职更高的人尊重,哪怕是表面上的。
同样会有人引领中行偃与智罃去他们的位置坐下。
不久之后,郤犨与郤至一块过来,前面的流程又走了一遍。
郤至刚坐下就对楼令低声问道:“魏口找过你了?”
作为新军佐,卿位中排序最末,郤至的座位每一次都跟担任中军尉的楼令比邻。
在规则被打破之前,其实中军尉就是卿大夫预备役,也能够称为准卿大夫。这个也是中军尉为什么显得特别的原因之一了。
“我没有向魏氏透露相关消息。”楼令说道。
郤至奇怪地看了楼令一眼,说道:“我又不是问这个。想问的事情是,魏氏有提出要跟楼氏联姻吗?”
这个?
魏口还真的有过暗示,没有得到楼令太积极的回应。
有什么办法可以让两个家族快速变得亲近吗?无疑联姻会是最为快捷的方式了。
尽管魏氏不弱,奈何他们的官职分量不够,肯定不敢寻求与卿位家族联姻。
楼令敢去韩氏提出联姻,根本原因是他担任中军尉一职,不是楼氏的实力到底怎么样。
而魏口敢寻求与楼氏联姻,说到底就是中军尉这个官职尽管特别,不是卿大夫就不算地位超然。
那些讲究,可以理解为是门当户对的一种。
楼令直白说道:“我并不想与魏氏联姻。当然不是因为魏氏
第495章 开局不利(2/4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